.

漳州小吃,好料这些漳州好料你都吃过吗哪

夕阳未落,已有吆喝声、烟火气在古城西广场腾起,挑动舌尖心头的滋味,最可抚慰一日的奔忙。

22日傍晚,与“全闽乐购·漳州产全球销”活动同步启动的,还有八闽(漳州古城)美食嘉年华。31家商户,上百种美食,为期4天的美食狂欢,22日17时一开卖就引得市民游客摩肩接踵而至。

领导点赞:“漳州小吃真好呷”

副市长张翼腾、吴卫红,市政府办、市委网信办、市商务局、市文旅局、闽南日报社、漳州城投集团、漳州旅投集团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也汇入“觅食”人群中,品尝漳州小吃,在摊点前为小吃“吆喝”。

在小洪四果汤摊位前,副市长吴卫红帮助老板切石花膏,把石花膏的爽滑融入四果汤的清凉中。

在承信三角饼摊位前,副市长张翼腾掏出手机扫码付款,请大家吃三角饼、蔬菜丸子、鸡肉串、烤香肠,煎炸食品的魅力果然让人难以抗拒,大家齐声夸赞“好料!真好料!”。

堪称漳州小吃之冠的漳州卤面也亮相现场,来自阿芳卤面的闽南传统香肠不仅佐面不可缺,单吃也爽口,两位副市长尝过后,异口同声地夸赞它。

在掌心撑开糯米糍为皮,灌入脆饼糖霜为馅,再到花生粉中打个滚儿,上过央视的孙氏麻糍引得市领导驻足。

中华名小吃阿国面煎粿,有甜口,也有咸口,副市长张翼腾品尝了一块咸味的,还配上一杯小青柑茶。

“哔哔——”现场响起了老式烧水壶的声音,这声音来自郑宝珍面粉枣,炒香的面粉,兑上热水,便成了一碗古早味“面粉枣”,漳州一些地方管它叫“面茶”,鲜香的滋味勾起了大家儿时的记忆。

虽然说出来吃

迟早都是要长胖的!

但是

无论多挑剔的人

在漳州这个“无处不小吃”的城市

你总能找到自己的灵魂美食

简单说

没吃过豆花、卤面、手抓面、锅边糊……

是会没朋友的

-漳州卤面-

卤面是漳州最有名也最受欢迎的早餐,看似简单实则在细节上下了很多功夫。漳州卤面和其他地区卤面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面是加了碱的粗面。用碱水做出来面饼清爽弹牙,稍带一点涩味,味道特别。

漳州的卤面,据传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漳州人在婚丧嫁娶、乔迁开张等重要时候必不可少的食品。卤面在漳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甚至有人把它评价为“漳州人的灵魂食物”。

-猫仔粥-

猫仔粥是诏安一带有名风味小吃,它并不是猫肉煮成的粥,而是一种既为粥品、又是菜肴的传统名吃。主选料是上乘纯白糯米,再辅鲜虾、鲜鱿鱼、肉片、鲨鱼肉片、香菇、炸蒜丁、胡椒粉、猪骨汤等二三十种配料。猫仔粥通常是现煮现吃。客人在小桌边坐定,摊主在小锅上放上烧沸猪骨汤,再放上预先蒸熟的白米饭,配上鱿鱼干、虾仁、香菇、肉片等生料,一阵猛火过后,调上胡椒粉、香菜,就煮成香喷喷的猫仔粥。食之,米粒韧嫩,汤清味美,越吃越爱吃。

-干拌面-

漳州干拌面以猪蹄肉和花生酱为主料,店家多有自己的花生酱配方,基底仍为碱面。同样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上各种卤味辅料。因为花生酱的原因,干拌面的果腹程度非常高,常常一碗就撑的吃货动不了。另外一般吃干拌面的时候会配上一碗汤,汤底一般是骨头汤再加上一点豆干、丸子、笋、鸭血等。

-豆花粉丝-

豆花能甜能咸,甜豆花加糖水,丝滑口感让人难以抗拒,夏日里的冰镇豆花更是沁人心脾。而漳州特有的咸豆花,与晶莹剔透的粉丝搭配,丝滑与劲道的口感合二为一,再加上佐料对鲜咸味的提升,实是美味。豆花粉丝的精髓还在于,店家对调味料的合理搭配,菜脯、香菜、酱油、盐、味精的比例适中,多种味道交融。

-四果汤-

对“老漳州”而言,“刨冰四果汤”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现在漳州街头依然售卖爽口的四果汤。抽心的莲子,粉白的薏米,软烂的绿豆,澄亮的阿达子,透明的芝麻圆,嫩脆的白木耳,滑溜的石花条,抖动的仙草块,再到后来的红瓤西瓜与黄丝菠萝,通通成为了碗中客。锉几下冰块,舀一大勺蜜糖水,再浇上清水,实在过瘾。

-蚵仔煎-

蚵仔煎起源是先民在无法饱食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很多人从台湾美食节目里知道,作为闽南经典美食的蚵仔煎,除了台湾,最正宗的蚵仔煎产地就数漳州。漳州蚵仔煎使用米浆,这样煎起来的蚵仔煎更酥脆,而其它地区多用地瓜粉,蚵仔煎吃起来比较软湿。

-锅边糊-

漳州的锅边糊,厚实又清爽,和福州追求鲜字的海鲜锅边糊有所不同。原浆绕圈撒在锅边,凝固后迅速铲入锅底,在沸腾的水里温煮,再放入鲜美无比的大骨汤,很快锅边就出炉了。刚出锅的锅边糊白脆薄润,汤清不糊,食之细腻爽滑,清香可口。

-三角饼-

三角饼,精选的糯米研磨成粉末,加入清水勾芡调成浆糊状,盛在桶中备用。将调好的皮浆浇入模具中,点上馅料,盖上锅盖,不停翻面,直到烤熟。最古老的三角饼只有一甜一咸两种口味。三角饼一定要趁热吃,香酥焦脆的表皮与风味不一的内馅,每一口都值得细细品尝。

-生烫-

漳州的小吃体现在街上24小时都有得吃,生烫就是典型的例子,它既可以当早餐也可以做夜宵。什么叫生烫,外地人肯定听了摸不着头脑。生烫,就是生食烫熟嘛,烫的料有很多,比如肉筋、鸭胗、鸭心、猪肝、猪心(主要是内脏类和肉类,菇类、青菜类),同时可以配上面条,米粉,粉丝等。烫这个一点也不难,火侯很重要,这个决定生烫的口感。

-面煎粿-

面煎粿,也称“满煎粿”,是漳州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小吃。面煎粿的原料为地瓜粉、面粉、赤砂糖、桂花露、花生、黑芝麻、冬瓜条。以地瓜粉加水搅拌成浆料做皮,以面粉加赤砂糖水搅拌成浆料做馅,再配上佐料。做面煎粿最主要的是掌握火候。当平底煎盘里的油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用小木棍把面料浆沾起,然后不停地甩抖,让浆滴溅到盘底。因每次落下的浆都与油接触,做出来的皮非常的酥脆。当皮达到一定的厚度后,再将配好的粿浆倒入,盖上锅盖,改用小火煎。待快熟时关上火,闷上一会再开锅盖,然后在一半的粿面抹上桂花露,撒上花生碎末、黑芝麻、冬瓜碎末,再将另一半用铲子铲开,盖在上面,令人垂涎欲滴的面煎粿就可出锅了。

-海澄“双糕润”-

双糕润,也叫海澄双糕润(百年老字号),因产于福建漳州龙海海澄得名,是当地汉族传统名牌糕点之一。据说已有多年历史。它是用白糖、糯米粉、猪油加冬瓜、栗子肉、油葱精制的。它的特点是:糕如树胶,气味芳香,甘甜适口,质纯不粘。海澄双糕润是用上等糯米粉调拌白糖水,再撒上糖冬瓜、肥肉块和适量油葱蒸成的佐茶名点。此品清甜可口,营养价值高,令人喜爱。

综合来源:张晗/文游斐渊庄嘉祯李林张旭/图李立平周媛婷/视频动图部分图片文字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