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美国最被讨厌的明星,把自己的丑闻搬上了

擅长治疗白癜风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有一部电影,堪称今年颁奖季的遗珠。

烂番茄上口碑爆棚。

亚当·桑德勒在宣传《原钻》时对它赞不绝口;

斯嘉丽·约翰逊称这是年她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没有得到本届奥斯卡表演类提名,推特网友都为他们叫屈。

很难想象,这部电影的剧本来自全美曾经最被讨厌的明星。

他的人生经历,在许多网友看来,简直是真人版马男——

《宝贝男孩》

HoneyBoy

这是好莱坞男星希亚·拉博夫的半自传性电影。

希亚·拉博夫这个名字,在好莱坞是有些特殊的。

他年少成名,十多岁就是迪士尼旗下童星。

主演过《史蒂芬一家》这样的当红剧集。

星途顺风顺水,年纪轻轻就手握A级制作。

20岁刚出头,就已经凭借《变形金刚》三部曲红遍全球。

原本,他应该和很多好莱坞男星一样,争取和各路大导演合作,或者参与各种超级英雄电影。

可偏偏,出名太早又家庭不睦的他,走上了和林赛·罗韩、麦考利·卡尔金一样的自我放逐道路。

不断惹是生非,成为警察局的常客。

发起许多难以被人理解的行为艺术。

创作的作品陷入抄袭疑云。

在他捅过的数不清的篓子当中,当数年拍摄《花生酱猎鹰》期间惹出的那桩风波最大。

(《花生酱猎鹰》去年也已经上映,很早之前鱼叔就已经写过,点击文末推荐阅读链接可直达。)

那时,希亚·拉博夫在拍摄间隙上街溜达。

本想跟路上的黑人警察要根烟抽,却不知怎么和对方发生了争执。

事后,美国的八卦网站TMZ爆出了希亚·拉博夫与警察的部分吵架内容,让他看起来完全像个种族主义者。

希亚·拉博夫也因为此事以袭警罪名被拘留,法院强制他进入康复中心治疗。

尽管后来希亚·拉博夫澄清,网络上流传的谈话内容是遭到了恶意剪辑。

但他本就前科累累,再多辩解也已经不能改变他名声一落千丈、口碑跌到谷底的事实。

那时,他的团队甚至告诉他,他的演员事业基本结束了。

希亚·拉博夫的道歉信

在康复中心的日子,他被治疗师告知,他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配合治疗的过程中,希亚·拉博夫自我反省,并开始写下儿时与父亲共同生活的经历。

那正是他患上PTSD的由来。

这些回忆故事,后来被拍成了电影。

正是这部《宝贝男孩》。

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因为希亚·拉博夫的父亲常常这么称呼他。

这听上去,是个亲近甜腻的爱称。

可实际上,父亲对待他的方式,一点都不「宝贝」。

影片中的小主角叫奥蒂斯,和现实中希亚·拉博夫的成长轨迹一样,12岁的时候正是一位冉冉升起的童星。

忙碌的他奔波在片场与家庭之间,与父亲居住在一家破旧的汽车旅馆里。

父亲是一个越战退伍老兵、登记在案的性犯罪者。

曾经他以扮演小丑为生,如今则做着儿子的片场监护人,靠儿子奥蒂斯给他开工资。

他是一个非常不合格的父亲,不仅拥有吸毒、酗酒等各种恶习;

还极度大男子主义,会将种种社会对于男性的刻板印象,加诸在奥蒂斯身上。

他不允许奥蒂斯哭泣。

牵着奥蒂斯的手走在路上,会因为不想被路人误会是恋童癖,就突然松开。

儿子的许多合乎年龄、渴望父爱的举动,都会被他视作软弱、女性化的象征。

日常生活中,只要逮着机会,父亲就会对儿子的各种生活细节冷嘲热讽。

就比如,奥蒂斯不过是解个手。

父亲听到他小便时淅淅沥沥的声音,登时来了兴致。

从嘲笑儿子的生殖器太小,到批评他自以为是,再到贬低他的表演工作。

一个话头就能找出无数种打压儿子的理由。

令人感到心痛的是。

片中饰演这一父亲角色的,正是希亚·拉博夫自己。

等同于,他在重新面对童年时遭受的种种伤害。

无处不在的语言暴力已经足够令人窒息。

更火上浇油的是,父亲脾气火爆,动不动就会与人发生冲突。

这更加剧了奥蒂斯的精神紧张。

奥蒂斯自小父母离异,两边关系非常糟糕。

常常奥蒂斯正开心地和母亲聊着电话,父亲莫名其妙就突然开骂。

而奥蒂斯还要做他们之间的传声筒。

如此不健康的亲子关系,让奥蒂斯的日常生活战战兢兢。

即便偶尔有片刻的停歇与短暂的温暖,下一秒又会是熟悉的嘲讽贬损与行为控制。

影片中有一场戏中戏。

奥蒂斯接演的一个儿子角色,面对戏里父亲的真情告白,流露出了真实的感动与渴望。

对戏的演员都感受到了这一点。

在奥蒂斯心底深处,希望父亲真正像一个父亲一样,已经太久了。

对现状忍无可忍的他,尝试着像个大人一样和父亲交涉。

他大喊大叫着,要他做一个更好的爸爸。

感受到儿子的爆发与抗议,父亲给出的回应却是,两个凶狠的耳光。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不堪回首的童年,长大后的奥蒂斯哽咽地对治疗师说:

「我父亲给我的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痛苦。」

相信这也是希亚·拉博夫的肺腑之言。

作为一个演员,痛苦帮助他更深地进入角色。

但作为一个正常人,痛苦却时时刻刻折磨着他。

很长一段时间内,希亚·拉博夫都在父亲给他建造的牢笼里左冲右突,不断碰壁。

因为从小被嘲笑有个小生殖器,被灌输演员是娘娘腔才会做的工作,希亚·拉博夫一度试图在工作中建立男性气概。

他之所以会接演拉斯·冯·提尔的《女性瘾者》,拍摄不少全裸戏份,也是因为想要摆脱父亲带给他的对身体的不自信与羞耻。

《宝贝男孩》花了不少篇幅展现了父亲对奥蒂斯的精神虐待。

但即便如此,这并不是一部希亚·拉博夫为自己辩解或者说洗白的电影。

他没有将自己曾经的荒唐一味推脱给自己的父亲。

片中也直白重现了他过往岁月中醉驾并且还和警察叫嚣的丑态。

而且对于父亲这个角色,也不是发泄式地一味丑化,报复式地表达仇恨。

反而呈现了更为复杂的一面,

在因为火爆脾气、控制狂个性伤害儿子的同时,父亲也为了抚养奥蒂斯而感到精疲力尽。

曾经他是一个酒鬼,为了奥蒂斯戒酒四年。

他知道自己身上存在问题,去参加互助会,也想要改变。

每每提到儿子,表情与口吻里也总是充满温情,和平日里的疯狂样子完全不同。

他自白为了抚养儿子已经拼尽了全力,戒酒四年,努力工作,但却仍然感到无与伦比的痛苦。

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事实上,父亲也有着不幸的童年。

这个加害者,曾经也是个受害者。

就像是一个代代相传的诅咒。

儿时遭受性侵的经历,让他一生都在竭力证明自己是个真正的男子汉。

爱看西部电影、参军、加入飞车党,甚至于把儿子也教养成符合社会期待的男子汉。

都是他为了摆脱创伤所做出的的努力。

他当然也知道自己做人的失败,内心充满了悔恨与羞耻,然而却没有能力改变。

也因此,他用愤怒发泄情绪,也用愤怒隐藏自己。

电影中的父亲之所以对奥蒂斯处处挑刺,原因再简单不过:

儿子的成就让他嫉妒,靠儿子养活也让他鄙视自己。

在他对儿子种种大男子主义的粗暴教育中,有多少是为了泄愤,多少是自认为的善意,谁也说不清。

本质上,他是一个被过往的过错、悔恨反复拉拽,没有能力重头来过,也没有勇气面对人生的人。

他学不会,也做不成奥蒂斯期望中的父亲。

希亚·拉博夫与他父亲的悲剧证明了一件事——

不是人人都有能力做父母。

培养一个孩子,不仅仅意味着要把他拉扯到大,供他上学;

更意味着传授孩子爱的能力,给予他包容、宽恕与勇气。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生活都一塌糊涂,那又谈何负责另一个人的人生?

血缘是很奇妙的东西,它无形无影却又至坚至韧。

可以传递世上最温暖的爱意,也可以送去人间最严酷的伤害。

「父母皆祸害」的说法当然偏激。

可也不能否认,这世上确实存在不少奥蒂斯、樊胜美、乔英子。

他们在最该得到爱护的年龄,反而在家的港湾里备受伤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各方面来说都是。

他们教会孩子如何生活,如何面对世界;

而他们的缺点、阴影,也会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影响着孩子的方方面面。

很多父母误以为,儿时受的伤害,很快就会过去。

其实不是。

受伤的孩子会长大,长成受伤的大人。

内心的创伤与痛苦,很容易像击鼓传花一样,代代传递下去。

如果不希望孩子将来重蹈自己的覆辙,家长们真的应该好好学习一下为人父母这门功课。

马男的悲剧,真的应该停止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