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满屏的食欲,没人顶得住影探

皮肤病白癜风 http://pf.39.net/xwdt/220708/11154955.html

又是一年三伏天。

炎热是肉眼可见的,火红的太阳直逼下来,空气都被烤得迷迷糊糊的,天地间一片灼目刺眼的金黄。

也听得见,路边潜在叶间的知了能聒噪一整天。

孩子们总是欢腾的,不管春夏秋冬。

玩的有捕蝉追蜻蜓,吃的有桃子西瓜冰淇淋。

大人们就蔫得多。

工作的忙着工作,闲赋在家的寂寂无言,总之,出门是不可能出门的。

但若是等到入夜,就另当别论了。

无数绷了一天的上班族,褪去伪装,走上大街,准备好了迎接一场放纵自我的终极狂欢,一次满足欲望的暗夜欢愉。

不错,我说的就是烧烤——

《人生一串》第二季

.7.10

YINGTANWARNING

手头没东西吃的,赶紧去备上,否则后果自负。

既然说到烧烤,那当然得是《人生一串》了。

这是B站自制的美食类纪录片。

去年,在其他人都还执着于拍出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美食大片的时候,他们却把目光放到了难登大雅之堂的烧烤身上。

不拍大片,拍小片。

低成本,没宣传,却凭着诚意满满的制作最终爆红,不知抚慰了多少游荡在深夜里的吃货灵魂。

至今仍在豆瓣维持着9.0的高分

时隔一年,第二季终于重磅归来,再次深夜放毒。

还是原来的班底,还是那痞里痞气的配音,还是那皮中带稳的文案。

当然,也还是各式各样娇艳欲滴,诱人犯罪的烤串。

对于这类片子,我向来不喜欢多BB,直接先上图再说↓

口水出来了吗?

那好,咱们继续细说几款。

烤鲶鱼

来洛阳城外的马坡村,你绝对不能错过二旦家的烤鲶鱼。

看似简单的烤鱼,二旦的做法却讲究得很。

先是正常程序。

等鲶鱼烤到冒油,然后均匀地涂上秘制酱料,辅以葱丝提香,再撒上辣椒和孜然。

端上桌来,烤鱼还滋滋地响着油烤声,忙不迭用筷子一挑,就能看到热气伴随着香味从鱼肉里扑腾而出。

待到送入口中,各种口感七荤八素地混在一起,却又层次分明:

前调,是调料带来的咸辣并济;

中调,等到这一筷子滑入喉中,感受到的自然是鱼肉的嫩滑和鱼皮的焦香;

下肚之后,倘若仔细体会,后调里还有一丝回甜。

正是这一点微甜,让受刺激的味蕾得以滋润和缓解,也丰富了烤鱼的口感。

而甜味的秘诀在于,枣花蜜。

二旦的好鸡友(斗鸡时认识的朋友)马爷在附近经营着一家蜂场,所以他就地取材,把马爷打出来的蜂蜜用到了自己的烧烤里。

当浓浓的蜂蜜随着酱料渗透进烤鱼里,除了能提供甜味外,还能让鱼肉更加嫩滑入味,堪称完美搭配。

烤鸡架

来沈阳,你得试试烤鸡架。

据野生美食家杨老傻(片中食客)说:沈阳人每年吃过的鸡架,连起来可以绕地球好几圈。

烤鸡架,又被称为东北重工业精神的长子。

为啥呢?

因为用的是最传统的烤制方法,焦炭(当地人也叫焦子)。

用大火引燃后,藏在焦炭内部的火焰就能保持相当持久,久到离谱。

翻鸡架用的铁拍,也是烧烤界的硬核存在,重达30多斤,没有真功夫,绝对玩不转。

看着片中斌哥操持着铁拍上下翻飞,配上缭绕的烟雾,光从画面中你就感受到这道烧烤的硬核。

而鸡架的好吃确实不在肉,而是在焦炭烤出来的那股烟熏味儿。

撒上一点白糖,再配上一箱老雪。

这就是独属于老工业基地,沈阳的味道记忆。

烤鸡脚

江西,南昌。

熊老板正在制作自己的独家特色,究极变态辣鸡脚。

工序不是一般的复杂。

先把新鲜鸡脚下锅,加入桂皮、花椒、生姜等,大火熬煮去腥。

等到鸡脚煮得酥软娇嫩,才能开始正常的程序。

再用市场上劲辣无比的青头椒研磨而成的红料,均匀泼洒在鸡脚上,辅以增香的黄料一起搅拌。

这是第一辣。

然后烤制鸡脚,先用大火猛烤,让外部焦香的同时锁住水分。

快要烤熟的时候,转小火慢烤。

撒上混合了印度断魂椒(据说印度军方用它来做手榴弹)的重度辣椒粉,让辣味慢慢渗透到整只鸡脚中。

这是第二辣。

当经历了双重辣度洗礼的鸡脚被端上桌的时候,光看着就能感觉到它的恐怖,更不用说吃了。

咬一口,能帮助你灵魂出窍,思考人生。

烤老鼠

提示:这一段是黑暗料理,觉得不舒服的朋友可以跳过这段

还记得上一季中的黑暗料理吗?

烤猪眼睛、烤猪鞭,烤一只蚕的前世今生(蚕蛹、青蚕、飞蛾)...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咱们不敢吃。

到了这一季,虽然口味变得清淡了很多,但依然还是有。

广西来宾,一个名字就自带好客气质的小城。

一条暗巷里,有家吸引着不少回头客的秘密小店。

胆子不大的,一般都不敢来。

因为这家的特色是烤老鼠(准确地说应该是田鼠)。

不同于普通烧烤,烤老鼠是个技术活儿。

因为皮骨肉的受热不同,要想烤得通透,就要懂怎么适当地在老鼠身上剪开一些口子。

没人教,全凭自己实践揣摩,十几年下来,苏老板的剪法已经出神入化。

看似随意,却刁钻讲究。

不加什么孜然酱料,苏老板喜欢小火慢烤,再以手工微调。

原汁原味地烤。

直至烤到鼠皮如烤乳猪般泛红冒泡后,加一点辣椒提味,就可以上桌了。

而被满溢在空气里的香味折磨许久的食客们,早就已经迫不及待了。

像片中的那位姑娘,初尝之时还胆怯得要命。

现在?

一边嗦,一边说:好吃到舔手!

烤鸡翅

相比上面提到的这些,泉州的烧烤简直不要太小清新。

或者说,精致。

泉州人吃烧烤,口味较为清淡,白果开胃,米血垫底,黄瓜片清口,讲究荤素搭配,慢慢品味。

特别是片中的这家深宅老院里开设的烧烤店。

老板娘很爱美:美食,美食,美字当头嘛。

穿蒜苔,她要两端对齐。

黄瓜片,她要大小一样。

烤鸡翅,她不刷辣不刷孜然,而是刷花生酱。

这样烤出来的鸡翅香中带甜,是泉州独有的小骚情。

至于好不好吃。

我想,片中几位同学的笑容已经说明了一切。

总的来说,这一季到目前为止,美食依然在线。

上面提到的这些,只不过是片中五花八门烧烤的冰山一角而已。

还有诸如烤全羊、烤羊枪羊炮、烤猪尾巴、烤豆皮、烤蛇、烤鸽子、烤排骨、烤葱肠...

哪一样,都是堪称深水炸弹的诱惑利器。

文案也还是骚气冲天。

一个鸡翅刷花生酱的操作,能给它说得让人闪了腰:

鸡翅让花生酱久等,为的是相逢一刻的缠绵,每一次的轻轻舔舐,都是油脂之间的再次碰撞...

而走胃的同时,《人生一串2》也并没有排斥美食背后有关于人的故事。

这无可厚非。

但本片好就好在,它并没有刻意去挖掘或者突出人物的故事,只是尽量顺其自然地呈现出来。

既保证了美食的呈现,也让片子多了人情味。

烧烤的人有故事。

烤葱肠的夏大妈年事已高,身体已经大不如前。

双手也因为常年操持卤味被盐所腐蚀,每天都需要用药草水泡手。

但她还是每天在坚持。

早在年的时候,她就开始做起了烧烤,很多人都是从小吃着她的烧烤长大,来到店里,都是直接抱着她喊妈。

不是不想退休,只是舍不得,也放不下。

吃烧烤的人,也有故事。

西南交大峨眉校区的半山腰上,藏着一间月牙山烧烤。

老板娘的独家秘制甜辣烧烤五花肉,已经成了无数学生终生难忘的味道。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桌上的每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心事,有期待,有不舍,有恐惧,也有迷茫。

这一别江湖路远,不知何时再能相见。

于是那些平日里不敢言明的矫情话,终于借着酒劲说出来了。

或是醉眼朦胧地对着心爱的姑娘表露心声,或是和挚友畅言心底的梦想。

此去经年,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这里依旧上演着相同的邂逅别离,人间悲欢。

而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高高地挂着,静静地听着,这些青春里的呐喊和梦。

不得不说,制作组的选题立意实在是高。

中国美食千千万,其中蕴含的文化也是错综复杂,渊远流长,但他们却挑了烧烤。

这是最市井的题材,却恰恰也是最适合拍成中国版深夜食堂的题材。

世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作为人类古老的烹调方式,烧烤从来就和高大上沾不上边。

方式简单无比,极端一点的话,有火有食材就行。

烧烤的环境,也大多是街边小店或者露天大排档。

至于摆盘什么的,更是不存在的事情。

吃的人也乐得个自在,随意。

有点口才的,化身深夜艺术家,诗词歌赋张口就来。

鸡架就酒,越喝越有

青春献给小酒桌,醉生梦死就是喝

实诚点的,闷头咔咔就是一顿吃。

说到底,中国人民爱烧烤,爱的其实也是烧烤的过程。

等到天色渐晚,华灯初上,大地的余热已经褪散干净,晚风微凉。

换上舒适的便服,约上二三好友,不紧不慢趿着拖鞋趟到熟悉的小摊,点上百八十串,边侃大山边等烧烤上桌。

或者干脆一人独行,目标明确,就为填那口腹之欲。

等到滋滋冒油的烤串终于到位,赶紧趁热送入口中,再满饮一杯冰镇原浆啤酒。

然后,嗝——

怎一个爽字了得!!!

乘兴而来,带月而归,在总是略显忙碌的日常生活里,这本身就是一种慰藉。

白日里所有工作的烦恼,生活的不顺,此时此刻也就烟消云散了。

抖擞精神,准备好第二天再出发。

就像片子里说的: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途。

但其实这都是废话。

赤裸裸的美食摆在面前,谁都受不了。

减肥?上火?不健康?

不急,等我吃完再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