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以前我还会去超市买土司,买的时候给自己洗脑,我是在做市调。当时觉得很对不起全家,但我就是觉得,不好吃就不OK啊!」福比面包总经理林纯如说。
福比面包是全家便利商店在年转投资的子公司,负责供应全家鲜食面包,「匠土司」系列、极松饼都出自福比之手。在年以前,全家的面包主要由外部厂商华福,以及部分由统一面包提供。和外部厂商都已经合作10几年,为什么现在才想要自建面包厂?
林纯如说,自己是面包的heavyuser(重度使用者),怎样吃都吃不腻,她在全家任职时,一有机会就会很鸡婆地去跟面包采购说,希望面包如何如何,有时候还弄到人家不高兴。她那时候就想,如果有一天,自己有机会经手面包,一定要做到让自己觉得每样都好吃。
直到林纯如任职全家鲜食部部长,开始接触面包供应商,也常对供应商提出建议,希望面包质量更稳定,想开发更多新口味。但往往供应商会反映做不到,或必须升级设备,很烧钱。于是她动了干脆自己来的念头。
为改善原物料、机器问题,向日方提案自建面包厂
林纯如表示,面包质量不稳,有时候和原物料有关,有时候是机器问题。原物料一变,例如面粉、油换了等级、配方,口感就有差。而供应饭团、便当的鲜食厂,全家有投资,可以进一步要求对方尝试变动原物料,但外部合作厂商,他们较难介入,即使介入,也没有足够的专业判断哪些好或不好、哪些可以变动。
一进公司就心情浮躁?你需要「健脑纾压」秘密武器
另一个是机器问题。制造面包的过程不少地方需要人工控制,如果更多流程可以自动化,让计算机帮你算好需要烤几度、放几分钟冷却,就能减少误差,但这需要设备升级。
后来,她和鲜食部同事一起提案自建面包厂,台湾全家也对这件事兴致很高,没想到却遭全家的大股东,日本全家的反对。林纯如说,当时日方觉得自己都没有自建面包厂,台湾全家好好做通路就好,何必要自己当制造商。
台湾全家花了很大的力气说服,加上后来日本全家也和面包厂商合作推出土司,意外热卖,让日方看见面包商品的潜力,最后点头答应。林纯如也在年转任福比面包的总经理。
一接手就扛17亿元建厂预算,要卖超过万个面包才回本
「自己做了之后,才发现事情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工厂还没开始产出,就先扛了17亿元的开销。「你知道17亿元什么概念吗?那是一个我根本无法想象的数字。」以一个面包35元的价钱,等于他们要卖万多个面包才能把成本赚回来。
林纯如说,一开始预估不到10亿元就能盖好工厂,没想到光是一条产线就花了2亿元。事后她分析,里面有些是因为经验不足而缴的学费。
例如福比面包在设厂时,规画一楼用作原物料进出,以及制成后的面包出货、运送,所以将制造设备设在楼上。但没想到,制作时面团很重,假设一袋面粉22公斤,一个大型打面团机运作时可能就是12袋面粉放下去,再加上水,一打下去就是几百公斤的力量,如果地板承重不够会垮,所以他们特别花钱补强楼地板承重。
她坦言,因为自己完全不懂,全家也请了日本面包厂供应商Okiko的顾问技术指导,当师傅建议这比较好、那比较好,全家就一直加码,「我们全部的机器都用最贵的。」
酱料卡机器掉不下来,找来原物料厂商一起改善制程
克服了盖厂问题,真正投入做面包又是另一个灾难的开始。林纯如表示,他们一开始是3条产线:土司、松饼、夹心土司,原本预估员工练习一个月后就可以开始稼动,再一个月后就可以开另一个新产线:面包线。没想到根本一团乱,他们4个月之后才有办法供应甜面包。
为了让酱料顺利通过机器花嘴,林纯如干脆带原物料厂商进工厂熟悉机器,把酱料调整成能适应机器的状态。福比面包
「每次我们不会做,日本就派师傅过来,他们每次做就很OK,换我们做就不OK。」林纯如表示,有太多大大小小的动作很重要,什么东西前放、后放,都会影响,刚开始大家都不知道,整团原料丢进机器。
「一开始我连(漏斗里的)草莓酱为什么掉不下来都要研究,」因为这跟馅料的稠度有关,她便回头问原物料厂商,结果厂商也不知道。于是林纯如干脆带厂商进工厂看机器长怎样,让厂商研究该怎么调配方。全家花了很多时间和原物料供应商一起适应机器,象是花生酱的颗粒要多大、材料如何通过机器花嘴,历经一次次磨合、确认,最终把产线稳定下来。
与日本师傅磨合一年多,做出台湾人偏好「筋性」口感
口味开发也经历过一番波折。「你知道吗,我们现在的日本顾问,最会讲的中文字,就是『筋性』这两个字。」她说,台湾人喜欢吃有筋性的面包,讲究有嚼劲、Q弹,但日本人听不懂,因为日本人吃吐司、面包偏好松软的口感。
一开始请日本师傅调甜面包配方,做出来都是入口即化,但台湾人要的不一样,喜欢有咀嚼感的食物。林纯如表示,她不知道要怎么形容,只能每次一吃到什么类似的口感,就买给师傅吃,例如罗宋面包、义美的手撕包,让对方渐渐体会到差异,为了「筋性」这两个字,就花了一年多。「我只能用嘴巴做面包,但又要讲到他听懂。现在日本顾问看到我,就会对我说『筋性』,其实他搞不好很恨这两个字,因为抓不到那个感觉。」
以通路思维投入产品开发,匠吐司上市不到两年狂销万个
林纯如自全家转任后,从设厂、研发、上线,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到年正式稼动,第一年还亏损一亿元,但自年起,福比面包营收已转亏为盈,年营收逾8亿元,甚至带动全家烘焙业绩成长1成。目前福比4条产线分别为面包、松饼、土司、夹心土司,单日产能30万个,提供5成全家的面包供应。其中「匠土司」系列自年4月品牌发动,不到一年半销售超过万个;极松饼系列年销售破万袋。
全家「匠土司」系列自年4月品牌发动以来,不到一年半销售超过万个。福比面包
「人生中很难有人能有这样的经验,把一个17亿元的工厂做起来,而且是从零开始的那种。」林纯如说,一开始接工厂,不但要洗脑自己,还要洗脑所有的员工会成功,但是她从来都不担心订单,因为她觉得母公司一定会把订单给她,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况且,「我不觉得我会输原本的供应商,我甚至不觉得我会输统一面包,因为我的机器比他们好!」她的自信还有另一个原因,「我是通路出身,和制造思维不同,我做产品开发,赢的机会一定比别人多。」虽然一开始连馅怎么包都不会,但她相信,只要把产线搞定后,一定会交出漂亮的成绩单。
林纯如说,做到现在,最大的骄傲,是那些不常去便利商店买面包、觉得便利商店面包不好吃的人,对全家的面包改观,发现「原来便利商店的面包可以这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