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口粮(K-ration)是一种单兵军用口粮,完整的一份可满足一名普通士兵一天的消耗。K-口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美国陆军引入。但早期的K-口粮只配发给空降兵、坦克部队、摩托化部队等机动部队,供机动部队作为临时性的食物。一份完整的K-口粮包装在三个独立的盒子中,分为早餐、正餐、晚餐(如下图所示)。
美国陆军在年委托明尼苏达大学的安瑟尔·凯斯教授研发一种不易变质、开袋即食的口粮,并要求口粮能够装入士兵的口袋,作为士兵的短期内临时性单兵口粮。之后,凯斯教授到当地的超市中选购了一些廉价但高热量的食品,其中包括了硬饼干、干腊肠、硬糖和条状巧克力。之后他便用这些食品搭配了一个g包含卡路里(合28盎司,13,kJ)的套餐,在附近的军事基地中挑选了6名士兵进行试验。这些食物只得到了士兵“味道凑合”和“总比没有强”等评语。虽然味道不佳,但能成功消除士兵饥饿,并提供足够的热量。不过研发之初,K-口粮只是用来满足单兵的短期临时需要,在设想中,士兵最多只要吃15顿K-口粮应付一下,之后就能有相对新鲜、可口的“A-口粮”或“B-口粮”吃了。K-口粮装备部队以后,很快便获得了“空降兵口粮”的称谓,因为空降部队最早试验性地配发了K-口粮。
之后,真正的K-口粮的原型是后勤研究实验室应美国陆军航空兵的要求研发的一种针对空降兵用能装入口袋的口粮。其具有两个原始样品,其中一个版本中包含肉饼饼干、花生酱、葡萄干和汤包,另一个版本中包含了肉饼饼干、一小块D-口粮(块状巧克力)、肉罐头和速溶柠檬粉,而这两个版本的包装是相同的,即早餐、正餐、晚餐都装入同一个包装中,而这两个方案之后被采纳并作为标准。军需部改变了其中的一些设计,并将这种口粮命名为K-口粮。最终的定型版本中每天的套餐里包含了卡路里的热量。第一批正式生产的K-口粮在年五月出厂。K-口粮K字母只是用来区分其它型号的口粮,但有流言说“K”意为它的研发者凯斯教授。
在经历整个二战的使用后,美军对K-口粮提出了诸多批评,其中最为主要的是K-口粮中热量与维生素的不足。而且长时间食用K-口粮会引起对K-口粮的过度依赖,并感到三餐的过度单调。并且先前针对K-口粮的研究仅限于较为轻松的作战,并没有考虑到战时,士兵进行诸如高强度作战、挖战壕、急行军等高强度活动,造成K-口粮对于高强度作战的士兵而言热量过低。而且在高海拔或丛林中作战的士兵需要比在低海拔作战的士兵多得多的热量,但即便是在高海拔地区或丛林执行作战任务的部队,也同样按照每人每天一份的定额配发K-口粮。